2022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黨的二十大將勝利召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促進基層文化設施布局優化和資源共享,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這給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提出了新標準、高要求。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念“民之所憂”、行“民之所盼”。那么,廣大基層群眾對當下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有怎樣的體驗和評價,對今后的公共文化服務有哪些期盼和建議?一起聽聽來自基層群眾的聲音。
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全面推進
近年來,全國各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愈加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更加健全,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廣泛開展各類群眾性文體活動,切實提升服務效能,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更好地惠及民生。
今年72歲的王建建年輕時從沒去過圖書館,退休之后,重慶市巴南區圖書館成了他每天打卡的地方,他的晚年文化生活就此開啟。近年來,巴南區圖書館開展各類閱讀推廣活動的同時,針對不同年齡段讀者開展了多種培訓。其中,面向老年人開設的智能手機培訓深受歡迎?!皩W習之后,不僅會用微信和支付寶了,還會用手機制作短視頻,現在還學會了在手機上直接使用電子醫??ㄒ约斑M行社保認證,辦事方便多了?!蓖踅ńㄕf,“現在我的老伴和朋友都愛來圖書館一起學習,我們成了同班同學?!?br/>
王建建發現,圖書館是個“聚寶盆”,里面的“巴渝金融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不僅讓他學會了如何防范金融詐騙、提高了法律保護意識,還讓他學會了許多新技能。
“去圖書館現在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它發展得越來越好?!蓖踅ńㄕf,希望今后場館能擴大面積,或是建更多的圖書館,讓更多市民享受文化資源。此外,雖然圖書館給老年人配置了放大鏡,但他還是想直接看更多大號字體的書籍。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群眾魏春山是一名戲曲愛好者,因為戲,他和霸州市文化館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座離家步行僅需12分鐘的文化館里,他不僅找到了生活的快樂,也遇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還組建了樂隊。
這幾年,霸州市文化館不僅新增了不少功能活動室,文娛設施也越來越完備。魏春山最喜歡戲曲活動室,館里的專業老師針對他們演奏調門不一、唱奏不合的問題,用兩個月時間耐心地整理出適合唱段的曲譜,樂隊憑此后來在當地藝術類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
2012年,魏春山加入了文化館的文化志愿服務隊,參與了不少基層服務活動:組織煎茶鋪文化分館的舞蹈隊伍和十間房村的老人共度重陽;參加農民文藝匯演,與基層優秀團隊一起在線上展示霸州新形象……這讓他愈加感受到,文化館不僅是群眾身邊的家園,也是黨和政府的前哨、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陣地。
帶給群眾歡樂的同時,文化館也有不少難題需要克服。比如,館員工作量大,輔導老師不足,舞臺、講臺、案臺工作一肩挑;文化空間分布不均,距離較遠的群眾不能經常參與……魏春山建議,結合總分館制,利用或建設新型文化空間,注重文化品位提升,提高數字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塑造充滿文化吸引力的現代型文化館,使文化館成為人民群眾的美育課堂。
近十年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市的文化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志愿者張會賓說,這得益于每年有省里的專項資金扶持,當地在文化設施設備上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拿文化廣場建設來說,五常市基本實現了城鄉全覆蓋,老百姓如今想唱歌、跳舞、扭秧歌,夏天有廣場、冬天有活動室。特別是在各村屯,還配置了秧歌服、鑼鼓镲、嗩吶、二胡等,老百姓的文娛活動逐漸變得豐富多彩。
據了解,黑龍江省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方面著眼未來、全省布局,不但投資4億多元啟動了2604個農村小廣場建設、全省鄉村文化中心活動室建設、全省貧困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硬件設施改善項目,還開展了百萬文化能人大培訓、文化志愿者大培訓、文藝骨干大培訓等軟實力提升項目。
張會賓期盼,今后依托公共文化設施舉辦的培訓可以專業性再強一些、時間再長一些,同時希望多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讓更多群眾走上舞臺露一手、比一下。
用心用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
持續發力供給側,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供給水平,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當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質增效的關鍵。如何提供更高質量、更加公平、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是各地文旅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廣西外事辦公室翻譯室主任沈菲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的老讀者。2007年,剛到廣西工作的她一進圖書館就被愜意溫馨的環境所吸引。15年來,沈菲見證著圖書館的發展:藏書越來越多、活動越辦越好、功能越來越齊全,以及圖書館時時處處、設身處地為讀者著想。
2017年,沈菲成為廣西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第一次履職參會時,她發現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在兩會代表委員下榻的酒店設置了圖書服務點。第二年兩會,圖書館在提供信息查閱服務之外帶來了一份書單,第一時間送上大家想看的書刊?!半y能可貴的是,圖書館的服務每年都在提升、更新,他們很用心地去思考我們需要什么,盡可能地為我們提供便利服務?!鄙蚍普f,即使近幾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代表委員無法到兩會會議現場,圖書館仍堅持通過各種線上形式為代表委員提供服務。
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的活動創新也讓沈菲驚喜連連。2020年起,圖書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的組織下開展“走讀廣西”活動。2021年,沈菲有幸作為熱心讀者參與了“走讀廣西·閱荔欽州”活動,在“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茶園中與其他讀者分享了“家風家教”主題閱讀的心得。這次高品質的走讀為沈菲開啟了全新的閱讀體驗,她由衷地希望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今后能繼續保持特色和創新,讓更多人享受閱讀的樂趣。
山東濰坊青州市王府街道居民韓偉今年30歲出頭,在當地經營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因為工作的關系,這幾年韓偉認識了很多喜歡文藝的群眾。在他看來,這些年,在王府街道綜合文化站等機構的努力下,當地群眾文化越來越繁榮,可供老百姓消費的文化旅游產品越來越多元化,有力助推當地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
“我們青州是古城,歷史悠久不必多說,老百姓對文化的需求是既多元又挑剔?!表n偉說,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唱唱歌、跳跳舞,這幾年,街道每年都組織召開公共文化服務座談會,根據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街道綜合文化站開始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以及開始打造更具本土特色的文藝節目。
韓偉也是一位文藝愛好者,曾多次參與街道組織的文藝比賽。這兩年,在街道支持下,他成為一名文藝志愿者,定期接受培訓,并到社區為群眾進行文藝輔導和服務。像韓偉這樣的文藝志愿者,目前王府街道有3500多人。
韓偉表示,現在各級黨委、政府都重視文化服務供給。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不能忘記地域屬性,應結合地方風土人情和人文歷史,打造一批特色活動、建立志愿服務隊伍。他建議相關部門建立更加科學的服務評價標準,讓基層更加關注文化服務效能,而不是單純地提高活動場次或參與人數。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萬安中心學校教師修冬紅作為革命老區的一名鄉村教師,見證了這幾年校園文化活動水平的大幅提升。龍巖市武平縣文化館近幾年到學校開設了美術、音樂、舞蹈、閩西漢劇等興趣班,派文藝志愿者每周免費為學生開展藝術啟蒙教育。這些豐富多彩的藝術培訓活動獲得了學生的喜愛,也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a
眾所周知,鄉鎮教師人員不足,藝術類專業教師更是緊缺,導致學校很多藝術類課程無法開展。文藝志愿者進校園項目解決了藝術類師資短缺問題,也為孩子們帶去了不一樣的舞臺。修冬紅說,大家希望類似的活動可以持續開展下去,讓更多學生受益。同時,當地一些文化工作者建議,在開設普及性課程的基礎上,可以為孩子們增加一些船燈、漁燈、龍燈等具有武平本土特色的文化課程,并依托各大群眾文化活動拓展培訓項目外延,進一步促進城鄉藝術教育資源協調發展,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數字化為公共文化服務插上翅膀
當下,更新迭代的新技術為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提供了更加強勁的動能?!笆奈濉睍r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將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更加豐富,國家公共文化云等平臺互聯互通體系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數字服務更加便捷、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近年來,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先后啟動了智慧圖書館建設、智慧文化館建設、智慧博物館建設等數字化建設,并將數字文化資源持續送到鄉鎮村屯、田間地頭,在群文建設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h友誼鄉農民張春嬌說,幾年前黑龍江省公共文化云平臺建立后,富??h每個文化站都配備了數字文化一體機??蓜e小看了這臺機器,春耕知識、文學作品、舞臺藝術、養殖技術、影視欣賞等一應俱全?!巴ㄟ^公共文化云平臺,我們學習了很多舞秧歌的新動作,有歌有舞有唱,很受觀眾歡迎。我們自己排演的節目也能通過一體機推送上去,在全國人民面前露臉?!睆埓簨上M?,公共文化云平臺可以多提供一些互動性、體驗性強的內容,提升平臺吸引力和群眾學習積極性。
山東省濟南市群眾梁彩敏是一位文藝愛好者,如今跟著濟南市文化館的“網絡老師”學舞蹈。這位“網絡老師”是濟南市文化館近年來推出的線上藝術普及課程,有錄播的、有直播的,請來的老師都是山東文藝界知名人士?!皾线@些年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有很大進步,許多服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绷翰拭粽f,現在的線上課程有舞蹈類、音樂類、書畫類、非遺類等,十分豐富,她還關注了濟南市圖書館的線上服務,“我把活動信息發給小孫女,她高興得不得了,還拉著我們一起去參加活動?!?br/>
說到建議,梁彩敏表示,對于老年人來說,線上服務是新生事物。很多老年人不是不想學、不想參加,而是受一些身體條件限制。她建議,相關部門能根據時代發展多探索適合老年人參與的線上服務,不一定要求互動,但必須要聚焦老年人的需求,比如健康講座、好書分享、傳統文化普及等。
近年來,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財政投入2200多萬元建設數字文化館和數字圖書館,建成了整合縣、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點及場館文化資源的“悅生活·星沙文旅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目前,該平臺注冊用戶約占長沙縣總人口的1/4,達到32.52萬人,家住長沙縣泉塘街道的彭云輝便是其中之一。
彭云輝退休后愛上了跳舞,通過“星沙文旅云”公共數字文化平臺報名,她成功入選長沙縣文化館五彩星沙藝術團。在文化館專業舞蹈老師的指導下,其舞蹈水平明顯提升?!澳軌蛳裎乙粯有疫\的畢竟是少數,文化館固定上的幾節課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以,文化館依托‘云視訊’線上線下同步推出的公益課堂就發揮了大作用?!迸碓戚x說。
“云視訊”是“星沙文旅云”的重要內容,以長沙縣文化館為主教場,通過數字網絡設備與轄區內各鄉鎮、街道的文化站連線,同步教學,每周有舞蹈、二胡、聲樂、太極拳等課程?!巴ㄟ^這個平臺,學員人數翻了好多倍。上課的時候,主教場、分教場的老師和學員可以實時溝通,課后還能在平臺反復回看視頻進行學習?!迸碓戚x說,“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國家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平臺和服務,我覺得生活很幸福、很滿足?!?br/>
彭云輝建議,平臺上的培訓內容還可以更廣泛一些,比如增加一些群眾需求較多的瑜珈課程或體育類課程等。她還建議對老年群體進行一些基礎培訓,比如如何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機享受豐富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也可以依托鄉鎮文化站和村級文化服務中心,由志愿者定期集中組織周邊群眾觀看講座或參加培訓等。
為殘障人士打造溫暖的精神家園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完善過程中,特殊群體的文化權益也應得到有效保障。近年來,各地在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基礎上,積極探索保障和惠及殘障群體的新機制、新辦法,幫助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共享公共文化服務。
山西省圖書館視障公共文化服務自2005年開啟以來,形成了“我是你的眼”系列視障服務品牌?!白鳛?8年的‘鐵桿粉絲’,我一路見證了山西省圖書館視障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在這里,我學會了使用電腦,閱讀到大量盲文圖書,圓了我的讀書夢?!鄙轿魈?0后”盲人按摩師霍劍表示,在山西省圖書館視障閱覽室里,不管是地面的盲道、無棱角的桌椅,還是盲文刻錄機、盲用助視器、有聲閱讀機等設備,每個細節都能感受到圖書館對于視障讀者的關心。圖書館推出的計算機培訓、盲文學習、按摩推拿、文學創作、音樂欣賞等培訓服務,也為視障人士提供了精神食糧。
“眼前的漆黑擋不住我們向陽而生的姿態。視障讀者渴望走出家門、擁抱大自然,更渴望與老友新朋面對面交流。山西省圖書館多次舉辦可觸摸文物體驗展、盲人健步行活動、盲人數字閱讀推廣工程、盲人讀者朗讀會等大型線下活動,讓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擴大了社交圈子?!被魟Ρ硎?,如今針對視障讀者的公共文化服務很豐富,但許多活動信息發布渠道都在網上,如果不是視障人士主動了解或者親戚朋友告知的話,獲得信息的途徑很有限。希望這么多好的活動可以擁有更多的發布途徑,從而在點亮視障人群前行希望的同時,點亮整個社會對殘障群體的關注之光。
“圖書館于我而言,不僅是提供文獻借閱服務的場所,更是一個公共文化空間,為我們提供了多種形式的信息資源和多元化服務?!苯衲?0歲、家住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的宋省民這樣對記者說。家在城南的他,每月都有那么一兩次,穿過大半個城市前往位于城市偏北方向的西安圖書館,這里有宋省民對文化、對知識、對如家人一般的館員的愛與牽掛,也有著他的無奈。
20多年前,因為一場疾病,宋省民基本喪失了視力?!爱敃r,我的人生一片暗淡。如今,我開了一家按摩小店,雖然掙錢不多,但自己不再是家人的負擔,完全可以自食其力。這一切,靠的就是知識和學習?!彼问∶裾f,“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加入到西安圖書館每月定期開展的陽光盲人伴讀活動?;顒又?,志愿者為盲人讀者朗讀精心挑選的圖書,大家聚在一起談生活、談人生,我們的精神生活不斷充實起來?!蓖ㄟ^圖書館租借的智能讀書機,他打開了一座寶庫,不僅聽到眾多專家的講課,還自修了推拿按摩教科書。
宋省民常去的圖書館以省館和市館為主,雖然區縣館更近,但那里的視障閱覽室經常有“鐵將軍”把門。他建議,區縣圖書館要與省館、市館更好地融通資源,建立服務殘疾人的公共服務網絡,并通過更為豐富的線上服務,為殘疾人提供服務。同時,各文化場所要加強宣傳,不但要讓大家知道都有哪些適合自身的文化活動,還要通過宣傳好的案例,鼓勵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吧鐣兓?,日新月異,緊趕慢趕還怕跟不上呢,咋敢不學習?”宋省民也鼓勵廣大殘疾朋友尤其年輕的殘疾朋友,用好身邊的公共文化資源,讓自己充實起來、不斷成長;也希望文化機構能借助新科技推出更多服務和活動,方便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
在河南鄭州,13歲的靳立由于患有小兒麻痹導致下肢癱瘓,平時很少出門。前一段時間,靳立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終于愿意走進博物館看展覽,別提有多新鮮,收獲也不小,但也遇到了一些煩心事。
在鄭州中央文化區內,鄭州博物館新館的建筑造型別具一格,吸引眾多市民爭相“打卡”?!拔覀內ツ翘礻幚?,排隊的人綿延四五十米,幾個安保人員維持秩序的同時又要查預約碼、看行程碼,大家似乎都很著急。博物館大門口臺階很高,要爬幾十個才能進館,這讓推著輪椅的我們頗費周折?!苯寢屨f,問保安無障礙通道在哪里,他們忙得也沒空細說,用手指了個大概方向。好在問對了幾個人,最后終于找到了無障礙通道。
靳立媽媽說,現在博物館的硬件條件都很好,有無障礙通道、輪椅坡道、殘疾人衛生間等。但服務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提升,更需要工作人員社會服務理念的提升?!盁o障礙”不僅是設備、設施等硬件方面的無障礙,也包括精神、交流層面的無障礙,博物館應該提升對殘障人士的服務意識。
因此,靳立媽媽建議博物館向殘障人士提供無障礙溝通的渠道,同時也給這些特殊人群足夠的尊重。消除偏見是關鍵,只有在內心上將殘障人士平等看待,才能在行動中做到一視同仁、貼心溫暖。(統稿:韓潔 采寫:張建友 李秋云 范海剛 侯文斌 郭凱倩 蘇銳 黃國勇 張玲 郭志清 張瑩瑩 秦毅)
轉自:中國文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